首页 科技内容详情
XR行业遭“洗牌”,多家公司叛逃出局,苹果是押错宝了吗?

XR行业遭“洗牌”,多家公司叛逃出局,苹果是押错宝了吗?

分类:科技

标签: # 网络三公大吃小规则

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点击直达

三年前,元宇宙概念大热,与之相伴,由VR、AR、MR等构建起来的XR(扩展现实)概念一炮而红,成为当时科技新生力量的代名词。


三年后的2023年,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已替代元宇宙成为时下最热风口。元宇宙悄然“退潮”,国外大厂如Meta、微软、谷歌,国内如字节跳动、腾讯、快手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对旗下XR业务进行裁撤。


XR行业气氛瞬时紧张,“至暗时刻”已到来?


1、XR 二月大叛逃?


今年 2 月,充斥了 XR 行业的负面消息。


- 快手解散 VR 全景视频业务


- 腾讯解散 XR 部门


- 字节裁减 Pico 团队


- 微软解散工业元宇宙团队


- Meta 计划展开新一轮裁员,或涉及 Quest 团队


就 XR 产业来说,微软的冲击可能是最大的。


从 2015 年 HoloLens 的石破天惊开始,微软在很长时间内都对 HoloLens 业务报以高度期待。但在去年,微软 CEO 纳德拉已经对 HoloLens 失去了耐心,试图转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策略」。



去年 5 月,微软宣布要建立打造工业元宇宙,建立沉浸式工业控制系统。到 10 月,微软又成立了「工业元宇宙」团队,规划中将与医疗保健、零售金融服务和能源等行业的客户合作,构建可用于推动元宇宙相关项目的软件界面。


4 个月后,微软解散了这支团队。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微软原本有机会拿下美国国防部 218.8 亿美元的 HoloLens 2 订单一路缩水,美国国会最终只批了约 4000 万美元。


另一方面,微软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应许之地」—— AI。


通过增加 100 亿美元对 OpenAI 的投资,微软不仅弥补了自己在 AI 领域的相对落后,还能在全线产品中融入目前最先进的 GPT-4.0 的能力,更看到了在搜索市场颠覆谷歌的希望。


而同时,现阶段 AI 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微软显然已经决定放下 HoloLens,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转向 OpenAI。


与微软不同,腾讯实质上一直没有投入到 XR 业务中。2020 年年末,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提出了他对未来的预判:「现在,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全真互联网」的带动下,腾讯花了重金招揽很多非常优秀的 XR 人才,并在去年成立了 XR 部门。然而从成立到解散,在 8 个月内,腾讯 XR 部门几乎没有实际的产出:黑鲨的收购计划终止;也没有发布过任何基于 XR 的社交应用;定位 AR 手游的《一起来捉妖》也没有添加 SLAM 功能,比 2012 年发布的《Ingress》都不「AR」。

,

百家乐平台大全(www.BJL88.vip)是线上直营的澳门百家乐官方网站。澳门百家乐官网开放澳门百家乐网址:百家乐代理网址、百家乐会员网址,并提供百家乐平台代理开户、百家乐平台会员注册、线上百家乐充值、线上百家乐提现、线上百家乐投注、线上百家乐电话投注等业务。

,


换个角度看,腾讯 XR 部门给整个产业带来的贡献微乎其微,「被解散」其实对 XR 产业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而总体来看,微软是少数,腾讯是多数。此前大部分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实际上并没有把 XR 真正视为重点发展,更多的资本也只是为了蹭上热点。


当然,XR 的撤退也有宏观层面的因素,过去一年全球互联网都在缩减业务,强调降本增效,必然也影响到了 XR 业务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国内很少有大厂有足够的魄力和格局,愿意持续投入资源打造生态。


但资本逐利和撤退的速度堪比《孙子兵法》里的「其疾如风」,却只留下一地的鸡毛,原有的投资者、从业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也被提前透支。


2、出货量下滑不能怪价格


虽然科技巨头们都在“嘴硬”,但XR业务动荡带来的反馈已令市场信心不足。国内某社交平台上,关于XR行业即将衰退的言论甚嚣尘上,“坐标VR一体机公司,产品还没上,工资已经停发,这个行业从技术到人力都太烧钱了”“元宇宙公司同样,研发投入大,还没有很强的应用场景,难!”


根据产业垂直研究机构维深wellsenn XR相关数据,PICO4 VR一体机8+128G版的BOM物料清单成本约为348.255美元,综合硬件成本约为368.25美元,按美元汇率为7粗略估算,PICO 4税后综合成本约为2913元(不考虑良率和运损)。而Meta在2022年发布的Quest Pro则是一款高端定位的VR一体机,维深wellsenn XR调研数据显示,Quest Pro的BOM成本约为587.6美元,综合硬件成本约为617.6美元。高达数千元的生产成本,使相关产品零售价居高不下,再加上企业前期投入的研发和人力成本,XR在消费端的现状似乎短期内难以改变。


IDC数据显示,Meta 2022年三季度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 48%,但字节跳动的PICO则是唯一一家出货量有所增加的同类产品制造商,目前XR也仅仅在一二线城市起过风口,中国仍为XR产业的头部市场。


赵思泉也持类似观点,目前,XR并没有撑不下去的证据。即使在元宇宙概念大热的时期,硬件厂商的重心其实仍在升级产品、扩展内容,而不是炒作概念。硬件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来都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有其发展的规律。“VR产品的售价基本在成本线附近,以VR一体机为例,价格已经与中低端智能手机相当,是消费者完全消费得起的。”


因此,产品定价并不是当前XR类硬件没有大批量出货的主要问题,而目前第一轮的硬件出货已经基本进入了稳定阶段,后期该如何实现新一轮增长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


3、逆风翻盘还看苹果?


元宇宙接连哑火,近期更被爆火的ChatGPT压了一阵风头,ChatGPT是否是元宇宙的“最佳代餐”?



赵思泉认为:“人员调整是大厂基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情况和产品定位进行的理性判断,并非ChatGPT突然爆火后的临时决策。”而元宇宙概念从2021年开始被媒体和投资机构广泛探讨,目前已归于理性,本质上还是因为硬件、内容以及底层技术都需要一个长期铺垫的过程。


XR虽不如ChatGPT在社会面上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奇心那么大,但业内大多对其发展前景持正面态度。根据多家国际数据分析机构的预测,2023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在2026年达到超3000万以上的规模。CCS Insight则更加乐观地预测,全球AR/VR设备的出货量有望在2026年达到6700万台。


多家分析机构都将预测增长的主要原因归功于索尼和苹果,认为这两家公司在2023年即将发布的新产品将是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索尼已在CES 2023上发布了其新一代虚拟现实设备PlayStation VR2,并已于2023年2月22日全球同步发售,包含PlayStation VR2头戴装置、PlayStation VR2 Sense控制器和立体声耳机。


而苹果则计划在2023年推出其MR头显设备、专用操作系统和第三方软件应用商店。此外,苹果的混合现实操作系统将提供新版本的核心应用程序。业界普遍看好这两家公司的新产品,CCS Insight分析师Leo Gebbie认为,苹果的声誉以及庞大的粉丝基础会使其有能力在一夜之间扭转VR市场风向。


来源:雷科技,IT时报,手机中国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当前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